[活動報導]歡螢回家--榮星花園週末工作日誌

文/逸軒(美人魚)、柔劭(卯宿)、奕綺(時空)、祥苓(霓)、芃伃(珊瑚)、 佩霖(知了)、文臨(鹿)、馥如、琬芬(鬼頭刀) 圖/逸軒(美人魚)、柔劭(卯宿)

榮星花園生態池早期是都市中的螢火蟲棲地,夏夜裡漫天飛舞的點點螢光是周邊居民的共同回憶。近年來因外來種入侵、都市發展汙染等問題,使生態濕地逐漸陸化、優養化,壓迫到螢火蟲的生存空間,進而影響螢火蟲的繁衍。

為了讓城市裡長大的孩子都能有機會在公園裡看到點點螢光的自然景象,2015年臺北市政府公園處、荒野保護協會及大安森林之友基金會邀集各地熱血志工、在地師生及周遭居民一同挽起衣袖,展開一連串的棲地復育工作,並培訓在地民眾進行生態池的巡守及解說,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公園,重拾對土地的情感與連結。

守護螢火蟲的家

螢火蟲短短150日的生命周期中,三分之二都是在水下生活,為了讓螢火蟲有個乾淨舒適的家,當務之急便是營造健康的棲地環境,流動的水源及原生種水生植物能協助淨化水質,水中的螺類則是螢火蟲的食物來源。為確保生態池的永續發展,荒野保護協會成立榮星花園志工隊,當中包括棲地維護組及解說導覽組,透過辦理工作坊與講座來招募人力,平日也會排班巡守,並訂定每月的第三個週末為工作假期,與在地居民共同進行生態池的整理及維護工作。

開工前的祈禱

早晨的風微涼,志工們陸續抵達生態池,召集人清冰先生準備好工具開始解說、分配當日的整理及維護工作,在進入棲地前,大夥會先進行大自然禱告儀式,感恩大地之母並祈求當日的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圖像裡可能有8 個人、大家坐著、樹、植物、戶外和大自然
荒野志工--青鳥 帶領大自然禱告儀式  (攝影/美人魚)

除草大作戰

初夏正是賞螢的好時節,為保護螢火蟲幼蟲不受干擾,這段期間禁止踏入生態池內清掃。令人憂心的是,今年水生植物們生長得過於茂盛,深水區內滿是水綿,水田區的水面也佈滿了浮萍,這將導致水中的含氧量不足、堵塞水循環系統而影響池內水質,維護工作面臨極大的挑戰,志工們陷入兩難。

專家建議,將多餘的水生植物撈出、置於盆中,逐一檢查其中是否藏有螢火蟲幼蟲,並將其他生物(如:螺類、水蠆等)挑出放回原棲地,以維持生態的平衡。

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大家站著、樹、植物、戶外和大自然
志工進行浮萍清除工作 (攝影/美人魚)
檢查螢火蟲幼蟲並挑出有益的生物 (攝影/柔劭)

螢火蟲的家,我們的家

同是荒野志工的劉青英及林秀美女士表示,荒野的願景不僅僅是復育螢火蟲,也包含整體的生態環境。螢火蟲是環境指標生物之一,越清澈的水域越容易見到它的蹤跡,因此維持整體濕地環境的生態也就有助於螢火蟲的復育。以螢火蟲為媒介,串起人與人的情感連結,就能使人們更加愛護環境並持續投入生態復育的工作。

邀您一同參與志工活動YA!

 

志工招募小短片(兩分鐘了解榮星花園志工)
兩分鐘了解榮星花園志工      拍攝、剪輯 /  知了

發表留言